东山再起的人物是谁(东山再起是哪个人物的故事)
东山再起指的是晋朝的谢安,出处是《晋书·谢安传》,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。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。古时,指出山为官,为褒义词。
东晋时期,有一个人名叫谢安,他不仅才学很高,而且擅长书法,写得一手好字。谢安不愿意做官,开始他做个著作郎,不久便以病为理由辞官。他隐居在浙江会稽上虞的东山,经常与王羲之游山玩水,写诗作文。朝廷,召他做吏部郎,他拒绝了。
后来,朝廷的征西大将军、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,请谢安作司马,他不得已才答应。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。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,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“东山再起”。
东山再起指的不是韩愈,是晋时的谢安。
他是陈郡阳夏人,出身士族,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,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很有才干的人。
但是他情愿隐居在东山,也不愿做官。有人推举他做官,他上任一个多月,就辞官隐退了。公元383年八月,前秦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,浩浩荡荡的队伍直往南方前进,过了一个月,苻坚主力就到达了项城,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,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,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,前秦水陆两路进军,向江南逼近。
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听到这个消息,都发慌了。晋朝军民都不愿意让江南沦陷在前秦手里,盼望谢安拿主意,于是孝武帝派人到东山请他出山,封他为征讨大都督,面对国家危机存亡之时,谢安没有推托。谢安心里明白,现在不能与苻坚硬拼,只有精心排兵布阵,想出一个好办法,才能以少胜多。他好不容易调集了八万人马到达前线,跟苻坚的百万大军对战。谢阁老虽然心里有数,但面对双方实力悬殊的现实情况,他心里也忍不住发虚,不过谢阁老表面很镇静,上上下下也就稳定了许多,没有乱套。两边人马在淝水开战了,谢阁老稳坐东山跟人下棋,最后关键时刻才摆出了他的“八卦阵”。
后来,淝水的敌人在疑心之下果真中计,被东晋的八万人马打得大败而逃。淝水一仗,解除了东晋的危机,谢阁老被封为三公之上。
因为谢安之前长期隐居在东山,到了四十多岁他才重新出来做官。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“东山再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