邯郸学步的故事大意(邯郸学步的故事大意和道理)
古时燕国寿陵有一个少年,闻言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,故而不远千里来邯郸学习,最后不仅没有学会,还把原来走路的方式给忘了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做人做事首先要固本清源,把自己做好,不要刻意模仿别人,不然别人模仿不了还把真正的自己给忘了
战国时期,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,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。未得其能,又忘记自己的走姿,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。李白诗曰: 寿陵失本步,笑煞邯郸人
从前,燕国寿陵有一个人,嫌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不好看,决定以赵国的首都邯郸去学走路。
一进邯郸城,他就觉得路上的行人走路的姿势十分优雅,很有特点,就跟在行人后面一扭一摆地学起来。
学了几天,不见进步。他想,一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,只有把原来的走法彻底忘掉了,才有可能学到新的走法。于是,他抬腿、跨步、摆手、扭腰,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。这样,过了一段时间,新的走法没有学会,原来的走法倒全忘了。当他返回燕国时,只好爬着回去。
邯郸学步既是一条成语故事,也是一个寓言故事。所谓寓言故事就是寓意一定道理的故事。邯郸学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,就是学习别人的东西不要忘记自己本质的东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