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屋及乌的故事_爱屋及乌的故事和寓意
您好,“爱屋及乌”是一个比喻,是指爱某个人或事物,连同它的附庸一起爱护。它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。
齐国有一个叫孟尝君的官员,他非常善于处理政治事务,深得国君的信任。有一天,孟尝君在宫中走廊上发现了一只被弃置的乌鸦巢。他十分关心动物,便命令下属将巢架重新挂起,还命人每天给乌鸦喂食。
国君得知此事后,感叹孟尝君的仁爱之心,认为他不仅关心天下百姓,连一只乌鸦都不放过,非常欣赏。从此以后,国君对孟尝君的信任更加无限,晋升他为丞相,并让他参与国家最高行政决策。
故事中的“乌”指的是乌鸦,而“屋”则是指乌鸦的巢。孟尝君对一只乌鸦的关心和照顾,让国君深刻地认识到他的仁爱和智慧,从而引起了国君的赞赏和信任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做事要有全局观念,不能只关注表面,而要关心事物的本质和背后的内涵。
爱屋及乌的故事是商末,纣王昏庸无道,挥霍无度,天下百姓怨声载道。当时的西部诸侯头领姬昌,史称周文王,要推翻商朝。
他聘请姜尚为军师,开始扩军备战,并迁都丰邑不久,周文王去世,其子姬发继位,称周武王。
他联络几个诸侯,出兵伐纣。
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,朝歌很快被攻克,纣王自杀。
纣王死后,周武王并未感到轻松,因为要想尽快结束战乱、安定天下,必须首先安顿好纣王留下来的军队。
